11月9日上午,未来美学·小鱼儿直营校区的老师们,齐聚在长沙劳动广场校区,进行本月度的集体教研。
此次集体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导入环节【讲故事】开展。
以“扭来扭去的...”为主题,老师们根据主题自己对所讲内容进行选择,再根据自己选定的内容,结合主题“扭来扭去的...”来进行故事的创作。如:扭来扭去的鸵鸟、扭来扭去的长颈鹿等...
本次教研活动由劳动广场校区的彭丹校长担任主持人。
此次一共有7位老师上台进行讲故事的试讲,听完7位老师的讲演,小编不禁感慨,美术老师果然都是从“中央戏精学院”毕业的!在台上讲的老师脑洞大开、全情投入,台下听的老师们也是不遑多让,演起小朋友也是真实得很。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对小朋友的深入观察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好的校区教研活动,不仅需要写教案、画课效、练技法,更需要对于课堂的演练与交流。伙伴们都在一块儿头脑风暴、相互学习,就能共同成长!
试讲结束后即进入老师互评环节。
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那么好的讲故事导入,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接下来各个校区的负责人对此次试讲老师的表现也进行了点评与总结。
课堂导入【讲故事】
一要语言节奏好,声音大小,语调高低,语速快慢。能够让孩子跟着老师的故事情节,牢牢抓住孩子注意力。
二要肢体行为放得开,摔倒、跳跃也能让孩子非常有代入感。
三要有互动,可以设置小组PK等增加互动的课堂游戏。
四是要紧扣主题,抓住教学重点。
做完试讲老师的课堂点评与总结,彭丹老师就为在场的所有老师进行了一次以“扭来扭去的...”为主题的示范导入。
最后,由黄卫老师对本次直营校集体教研进行总结发言。
儿童美术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科,里面的很多点滴都足够研究一辈子。在翻阅大量资料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古今的儿童绘画作品非常类似。真正的儿童美术不是简单地教孩子怎么画画,而是要知道通过每一节课,每一个课题能让孩子体会到什么?
美术教育其实就是教好三个字:
第一个是【形】,这个形不是指大人在意的那个形,而是孩子心中的“形”。
第二个是【体】,体是到了高年级才需要追求的“体”。形是平面的,体是有光影后的。
第三个是【感】,形、体、感,是儿童美术教师真正要去理解的东西。
今天老师们的【讲故事】,就是激起孩子们内心的那份【感】,这是没办法教的,只能通过老师的语言、行为来激起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们故事要讲得有内容,讲得有细节,同时语言要贴切。
最后黄卫老师告诫到参会教师们;脚踏实地,沉心耕耘,必定就会有收获。
往期文章精选:
往期文章精选: